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太蓝新能源CEO李彦:做固态电池的普及者,我们有充足的自信
来源: 电子工程网      时间:2023-07-31 16:33:53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成立于2018年的太蓝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公司,最近两年内完成多轮上亿规模融资。这与其在固态锂电池材料和工艺上突破密切相关。


【资料图】

“是国内第一条量产化的生产线。”太蓝能源CEO李彦近日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谈到,公司重庆两江新区投产的生产线是国内首条半固态锂电池产线,现处于满产状态。

相关资料显示,当下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逐渐逼近极限,但主流替代路线:全固态锂电池却囿于成本问题,行业内尚未有企业真正实现量产。

“全固态电池要想全面商业化,关键是将成本降到与液态锂电池一个水平线上。但这还需要很长时间。”李彦向网易科技表示,基于成本考虑,现阶端全固态电池量产还不现实。未来几年,固液混合电池或许将成为主流。不过,固液混合电池并不是“过渡”产品。

李彦向网易科技表示,太蓝能源升产的固液混合电池,在成本和综合性能相较当下的液态锂电池具有多重优势:“我们固液电池的成本与当下液态电池的成本相当。”他谈到,太蓝能源生产线与液态锂电池兼容性能达到80%以上,成本控制不是难题。

此外,太蓝固液混合电池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充电速率、循环寿命、宽温域适应性、应用场景上都有相应提升:“我们在做‘六边形’战士。”例如,在安全性突破上,太蓝当下量产半固态电池采用了非收缩性的固态电解质薄膜,可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太蓝第一代半固态电池产品,液态电解质含量在5%-10%,能量密度最大到400Wh/kg;第二代准固态电池产品,液态电解质含量将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500Wh/kg,预计2023年底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不再含有液态电解质。

李彦向网易科技谈到,从固液混合到全固态电池的产能规划与逻辑,是为实现产能与商业化的协同。据了解,太蓝目前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的产能总计。其中,重庆两江新区一期为小型半固态动力电池产线,二期2GWh为面向车规级半固态动力电池产线,正在建设的安徽淮南工厂总计10GWh为全固态电池产线。

“我们认为能够迅速规模化量产的方案,应该是一个尽量兼容现有的的设备和技术的方案。”李彦表示,要达成固态电池未来的逐渐量产,也离不开公司在工艺和材料上的突破。据介绍,太蓝能源研发电解质超薄膜制备技术和界面柔化技术,解决锂离子导电率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固固界面接触性差等问题,最终开发出了氧化物体系的固态电解质和动力固态锂电池,实现了电池综合性能的提升。

太蓝新能源定位于“综合性的电池供应商”,产品将覆盖大动力+小动力+储能系统+3C。不过李彦坦言,现阶端重庆生产线无法满足整车厂产能需要,但公司正为“小动力”市场客户的实际交付做紧锣密鼓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在积极配合汽车主机厂“大动力”电池的匹配。未来,仍会将重点放在整车厂客户上。

具体而言,太蓝新能源已与国内某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签订协议,拟成为其动力电池sop供应商。此外,公司半固态电池样品已经为多家主机厂进行送样测试。

谈及不同技术路线可操作性,以及电池技术的新一轮竞争,李彦表示,不同电池产商要想真正生存,产品的落地、商业上完成规模交付是关键。

“我们是一个为产业化而生的团队。”李彦表示,公司创视人高博最早确定的技术路线,就是选择了能够跟现有的液态电池做最大化兼容的产线。据了解,太蓝新能源创始人高翔博士,曾是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高层研发人员,具备12年固态锂电研发经验。

“我们将自己看作是固态电池的普及者,在这个路线上我们有充足的自信。”李彦表示。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